
信息来源:原创 | 发布机构:最新更新 | 发布日期:
|
浏览次数: |
全國首架村級聯合置辦航空植保飛機近日在山東棗莊滕州市鮑溝鎮開展「一防雙減」飛防作業,標誌著全國首個使用中央穩固脫貧效果同村莊復興聯接資金建成的航空植保項目的全面施行,也是該市載人直升機航空植保統防控製新的裏程碑。

據了解,滕州市載人直升機航空植保統防控製項目,是該市村莊復興局使用2022年中央穩固脫貧效果同村莊復興有用聯接專項資金500萬元人民幣,由滕州市鮑溝鎮、柴胡店鎮一起施行的工業項目。

該項目由滕州市的一家專業合作社托管運營,購買一架羅賓遜R44型載人直升機進行植保施藥作業,充分發揮載人直升機作業。這一方式作業效率高、防治效果好、環境汙染小,既有助於進一步完善植保社會化服務和病蟲害專業化防控,又能把病蟲害損失率降到最低,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解放勞動力,下降防治本錢。
按照相關產權要求,該項目置辦直升機的所有權、收益權、受益權按出資份額歸滕州市鮑溝鎮和柴胡店鎮的10個村集體所有。這10個村成為全國首批具有航空植保載人直升飛機的村居。
據滕州市鑫劍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滿高劍介紹,該合作社一向致力於農業生產托管全程化服務,為補齊農業全工業鏈短板,承接了這項載人直升飛機航空植保統防控製項目,每天飛防面積可達25000-32000畝,不僅能夠承擔滕州市160萬畝小麥玉米、30余萬畝森林的飛防任務,還能完成跨區作業,既表現了合作社的社會職責,也能通過合理運營完成經濟效益最大化。
滕州市村莊復興局常務副局長滿偉表明,村級聯合置辦航空植保飛機開展飛防作業完成了村莊工業復興開展、村集體財物收益添加、農民增收、合作社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四方」受益,對滕州農業工業布局、科技興農具有重要意義,也為當地村莊復興人註入了新活力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