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原创 | 发布机构:最新更新 | 发布日期:
|
浏览次数: |
「大美濕地·潤澤齊魯」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山東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憑借獨特的穩定生態系統和運河文明傳承,紅荷濕地已成為穿越微山湖的大運河文明新地標。

在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每到夏秋觀荷季,遊客乘船行進在煙波瀚渺的微山湖上,航道兩側,便可以看到13萬畝野生紅荷欣賞區。遊客乘坐遊船進入湖面,觀湖像海、令人心曠神怡,湖面花團錦簇、荷香充滿,一望無際的野生紅荷在微山湖面形成「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美景象。

紅荷欣賞區以野生紅荷為主,千百年來在微湖水的滋補下,其色彩嫣然如霞,被冠以「微山紅」的美名。一直以來,不遠千裏、萬裏相約濕地湖面觀光區,一睹紅荷芳容、馨享萬頃勝景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微山湖哎,陽光閃耀,片片白帆好像雲兒飄……」碧水蕩漾的湖面上運送遊客的畫舫、遊船交遊不斷,動聽的歌聲響徹湖面上空。隔著微湖的氣味,荷在蹁躚起舞,婉轉柔光與碧水的浪漫。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風景區素有「我國荷都」之稱,有著「黃山歸來不看嶽,微湖歸來不賞荷」之美譽。
「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景區擁有13萬畝野生紅荷,30平方公裏蘆葦蕩,以及國內稀有的水上森林和豐厚的物種資源,先後獲評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我國慢生活休閑體驗景區、全國濕地紅荷標準化示範區、我國最美生態文明旅遊目的地等。」濕地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滕州微山湖紅荷濕地景區始終堅持「維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則,將濕地維護與大運河文明交融開展歸入區域生態系統維護體系之中,積極開展三退三還、魚藕同池、野生動植物監測救助、科普宣教及大運河文明維護與使用等工作,有力地維護和提高了微山湖紅荷濕地生物的多樣性、景象的獨特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運河文明的傳承性,紅荷濕地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也因而逐年提高,現已成為紅荷濕地生態觀光旅遊目的地和穿越微山湖的大運河文明新地標。